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三面环海。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西汉置不夜县,属东莱郡。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先后两次来荣成筑桥立祠、观海祀日,汉武帝也曾前来拜日主。自元代以来,荣成成为沟通南北“漕运”的一个标点。《山东通志》(清康熙十二年重修本)记载:“冲要汛:延真岛自田横岛至此四百里,可容船六七十只由海运大道来者必泊此候风,以过成山头;由开洋来者亦必望此而至成山头,内外两道舍此更无岐路。镆铘岛西头季家圏可容船二三十只避东北东南风......”可见镆铘岛为明清时期海运避风港,岛屿附近海域为南北海运船只必经之路。
2016年,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在“镆铘岛”海域,伴随着渔船收网机器的轰鸣,一具巨大的木船舵出水。通体长6.91米、舵叶前缘高3.29米、后缘高3.70米、上宽2.55米,整体残留面积约6.48平方米。这具不平衡的中国古代海船木质船舵整体保存状况良好,国内罕见。舵杆下端一个呈四方形贯穿孔、孔径为30×30毫米的“勒肚孔”佐证了史籍对古代海船关于勒肚的记载,实物与史料互为印证,是一具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的出水古船舵,在古船技术史尤其是船舶属具史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受荣成博物馆委托,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承担该船舵的保护修复任务。为全方位采集古代木船舵的文物数字化信息,2023年5月项目启动后,先后开展了三维扫描、X光探伤检测、整体拍照、细节拍照、样品取样等一些列工作。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文物的构造和细节,也为文物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图1、2)。
图1 进行标点的置放与开机测试 图2 进行三维扫描
对船舵进行X光探伤检测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观察了解船舵内部状况,观察开裂等病害信息;二是了解船舵内部穿铁的数量及走向等安装方式。为有效防止X光对周围的辐射,并确保文物安全,在船舵周围用铅板做了围挡(图3)。将船舵平行于地面放置,在底部放置DR成像板,使用叉车平抬X光机进行拍摄。为解决舵叶面底部DR成像板放置调整困难问题,就地取材制作左右两侧有穿系绳索的移动板(图4),将成像板放置其上,置于舵叶面底部地面,通过绳索拉扯来移动位置。为解决叉车放置X光机深度不够问题,在左右两侧搭建脚手架,中间搭放两块横钢板进行拍摄(图5、6)。
图3 X光探机开机 图4 制作移动版
图5 利用叉车拍摄 图6 搭建脚手架拍摄
将拍摄后的X光片进行拼接后(图7),发现其内部有许多穿铁,便根据X光片将裁剪好的泡沫板按位置进行摆放(图8),通过与木船舵实物进行对比观察,明确其内部的穿铁结构。每根穿铁横向穿插2块木板,并在其两端有木塞,为后期修复补配舵叶面时提供了原始工艺的依据和参考。
图7 拼接X光片 图8 摆放观察
为使照片更具有真实性,在拍摄文物修复前照片时,没有采用分段拍摄再拼接的方式,而是通过搭建两组三层脚手架进行了整体拍摄(图9、10)。
图9 拍摄 图10 修复前照片及标注
在船舵的保护修复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就是对文物本体的取样及细节记录(图11、12、13、14)。这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病害发展的原因,也可以帮助了解存储环境状况,而细节的记录则进一步了解它的制作形成经历。如舵叶板中间的穿铁穿孔可以清晰看到当时的开凿工具痕迹,了解其当时的穿孔是如何开凿出来(图15)。细节方面,由近到远,第一处是铁穿处的木塞,每根穿铁两段都会有木塞进行间隔。第二处是拔钉,舵叶板内的拔钉不是用于加固相邻的舵叶板,而是分布在穿铁周围用于加固每块木板本身强度。第三处是穿铁上缠绕的麻丝,也是用于防止穿孔和穿铁之间缝隙过大而采用麻丝缠绕的方式用以充实(图16)。在清理过程中还会偶尔发现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细节可以让人对其充满遐想。通过补充取样进行分析检测解决相关问题(图17、18、19、20)。图17是在清理舵叶板表面硬结物时发现的,图18是在清理舵叶板残断处的边缘,发现海蛆啃食严重掉落。图19是在表面硬结物中清理提取出来。图20则是在舵叶板内部残缺处清理出来,旁边还清出很多小贝壳海螺。很多猜想都需要等到分析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才能验证。
图11 取样 图12 测量锈蚀深度
图13 取样记录 图14取样记录
图15 文物制作痕迹 图16 木塞、拔钉及麻丝缠绕
图17 疑似首饰 图18 海蛆啃食孔洞样品
图19 疑似珊瑚基体 图20 海胆壳样品